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新港 > 园区动态

企业“出卷” 职教“答卷”

来源:黄石日报      时间:2022-05-24 08:49

 

向湖北迪峰换热器股份有限公司提出企业数字化改造建议方案,与劲佳包装有限公司商定新型学徒制培训方案,商讨如何向新兴管业提供技术技能人才……近日,湖北工程职业学院师生团队进驻开发区·铁山区、新港园区、大冶湖高新区,与36家骨干企业结对子开展一对一服务,为企业订单式培养人才,提高留黄就业率;定制式培训员工,提升技术技能水平;助力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推进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改造,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为我市产业转型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贡献。

面对面问需于企

走访企业137家、举行3场集中调研、在36家重点企业举行面对面座谈……4月19日以来,湖北工程职业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带队,走进开发区·铁山区、新港园区、大冶湖高新区,直面企业需求。

在开发区·铁山区召开的PCB重点企业座谈会上,沪士电子、上达电子、欣益兴电子等14家企业普遍提出,随着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应用型工程师、智能化设备技术员等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缺口越来越大,希望通过校企合作组建产业学院、合办订单班、共建实训基地等模式,加快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多元主体协同精准育人。

“我们致力于打造智能化工厂,但是核心专业如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通信和计算机等专业人才比较稀缺,招聘难度大。”“公司的数字化进程,需要依靠技术的进步和职工的技能提升,我们希望能与学校合作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现代制造人才。”在新港园区企业座谈会上,弘盛铜业、新兴管业、新港港口等企业,也纷纷提出了各自的困惑。

“2022年,高新区企业缺工人数在6000—8000人。”在与大冶湖高新区企业座谈会上,大冶市委副书记、黄石大冶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潘小进介绍,近年来,高新区围绕建群强链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目前拥有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光伏+储能等六大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9家。随着高新区企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技工荒”成为制约企业转型发展的关键因素。

为摸清企业的实际需求,该校所有二级学院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全部下到企业,发放调研问卷,收集企业需求,形成需求清单,制定解决措施,明确落实部门,切实解决企业转型升级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   

实打实精准施策

八成以上企业近期有招工需求;七成岗位需要技术技能人才;机械类、电气类、电子信息类,以及管理类人才需求占90%以上……

通过调研,该校迅速摸清了企业人才需求,并精准施策制定了应对措施。

在开发区·铁山区,有企业提出,集成电路技术岗位人才较为缺乏。“针对企业的需求,我们将开设‘集成电路技术’专业,2023年开始招生。”湖北工程职业学院教务处处长周静介绍。针对PCB重点企业,该校将在电子类专业增加《PCB设计与制作》以及《化学》《统计学》等课程。在新港园区,针对企业提出的信息化、智能化人才需求,该校明确表示,将优化招生计划,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专业今年将扩招950人,电子信息类专业扩招500人,压缩酒店、会计等专业招生人数。

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指出,要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与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如何服务城市发展?湖北工程职业学院有自己的答案:坚持紧扣区域产业发展趋势,把专业建在一个个不断兴起的产业上,不断提升专业与产业的耦合度。据了解,近三来,该校淘汰对接产业不紧密专业7个,升级改造传统专业14个,新增工业机器人、跨境电子商务、民航安全等专业26个,专业与黄石12条重点产业链的契合度达到93.48%,毕业生留黄就业率翻了一番,达到38%,在全省地市州中排名第三。

一对一服务企业

5月13日,湖北工程职业学院工业互联网学院院长鲁捷带队来到湖北迪峰换热器股份有限公司,就企业的数字化改造、成本管理、订单班合作等事项进一步对接,梳理出了11条项目清单。这是该校开展“一对一结对服务进企业”行动的一个缩影。

通过深入调研和充分沟通,最终遴选出36家重点企业。湖北工程职院根据企业需求,组建了36个团队,每个团队由一名骨干教师带领10名学生,全部进驻企业一线,开展一对一结对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据了解,2021年教师节,鄂东职教集团开启“千名教师进千家企业”活动,50岁以下教师全部进企业;今年年初,湖北工程职院又开展访合作企业、访市直部门、访校友企业的“三访”活动;为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提升校企合作精准度,该校又精心组织开展“一对一结对服务进企业”行动。

“通过师生结对服务进企业,可以发挥职业教育的技术积累优势,同时可以让老师了解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理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精准度。”鲁捷告诉记者,学校“六个一”建设产业学院模式的创新之举,前期通过搭建平台、建立智库、组建联盟、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等工作,已经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此次师生团队结对进企业,也是该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争创国家级“双高”专业群的重要途径。

据了解,此次学校选派的教师都是各专业的带头人或者骨干教师,也有相关二级学院院长亲自带队,每年他们将在企业服务时长不少于两个月。连日来,他们主动深入企业车间和生产一线,与企业员工一起摸爬滚打,为企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提供切实帮助。(方晚霞 刘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