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2025年5月14日 星期三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新港 > 园区动态

    新港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程艳民:奋进五港建设 拼力建功支点 加快建成黄石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

    来源:黄石发布、云上黄石、园区融媒体中心      时间:2025-03-14 12:19

    3月11日,新港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程艳民参加“奋进第一方阵建功支点建设·书记访谈”全媒体系列访谈中提出,新港园区将紧盯市委、市政府赋予园区的职责使命,奋进五港建设、拼力建功支点,加快建成黄石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

    问:程书记,今年全省新春第一会要求“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全市新春第一会提出“服务推动全省支点建设”,新港园区作为黄石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冲刺3000亿经济总量的这场大考里,打算怎么“跳起来摘桃子”?把发展标杆再往上抬一抬?
    答:全省“新春第一会”聚焦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出加快打造“三个目标”、重点实施“七大战略”、整体提升“七个能力”、切实强化“五个意识”;全市“新春第一会”进一步明确提出“坚持‘体量不能小、增速不能慢、品质不能低、发展不能虚、底线不能破’的要求和‘六个聚焦、六个打造’任务不动摇,以整体提升发展能级、发展速度、发展质效、发展后劲为主攻方向,以更高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加快建成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振奋人心,催人奋进。
    新港园区作为黄石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全省、全市“新春第一会”部署要求,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上来,强化支点意识、抬升发展标杆、推进整体提升,切实把园区放在全国、全省大局中考量,认真思考园区在“支点建设”中该做什么、要做什么、能做什么,推动全部工作向“支点建设”聚焦发力,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强担当、更实作风奋进“五港”建设、拼力建功支点。
    为此,在落实上,我们要做到“三个紧盯”。一是在高质量发展目标上,紧盯“三大跨越”。即紧盯市委市政府赋予园区的职责使命和“加快打造长江中游多式联运重要节点和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建设、武汉都市圈东向开放桥头堡、黄石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三个定位,全力以赴实现总量、规模和能级的跨越提升。二是在高质量发展路径和方向上,紧盯“五个聚力、五个加快”。即聚力港口经济供应链体系构建,加快建成亿吨枢纽港;聚力高水平对外开放机制创新,加快建成百亿贸易港;聚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加快建成千亿产业港;聚力高水平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成长江中游绿色港;聚力港产城人一体化发展,加快建成现代化幸福港。三是在高质量发展工作重点上,紧盯“四个拼力”。即拼力做大临港经济,全力以赴抓产业扩规模,确保规上工业总产值和港口货物吞吐量实现突破增长。拼力做强对外开放,全力以赴用好用活对外开放平台,充分用好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一类口岸、自贸区联动创新发展区等金字招牌,全面推进对外开放,确保全年进出口总额再实现突破增长。拼力做快项目建设,全力以赴抓投资稳增长,坚持项目为王,推动在建重点项目快建成,签约项目快开工,谋划项目快落地,切实以项目之快支撑发展之好,用项目投资支撑发展提速。拼力做好片区开发,全力以赴加快港产城融合发展,围绕人做好做足文章,强化城的功能配套,加快建设现代化港口新城。

    黄石新港码头全景

    问:咱们园区的“特色牌”打得特别好,现在全省都在下“支点建设”这盘大棋,您准备怎么用好咱们新港的“金刚钻”?
    答:用好新港的“金刚钻”,就要发挥自身特色和比较优势,是在大局中找准定位的关键。就目前讲,就是要充分发挥好“七大优势”:一是政策机遇优势。既面临长江经济带、武汉都市圈、武汉新城等重大机遇叠加交汇,又有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国家物流示范产业园、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国家综合保税区、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黄石联动创新发展区等国字招牌发展优势。二是产业腹地优势。从“园镇合一”到“园镇分开”,从“一镇一区”到“一镇两区”,规划面积从35平方公里到132平方公里,拥有开发建设用地空间46平方公里,产业承载腹地广。三是深水良港优势。港口是园区最大的比较优势,我们坐拥长江岸线14.8公里,常年平均水深7米,可保万吨级船舶通行无阻,是长江中上游第一个真正意义上铁路进港、铁水无缝衔接的多式联运港口、长江中游最大单体港口。目前,23个万吨级泊位已建成运营,货物吞吐能力8000万吨、集装箱30万标箱。四是交通物流优势。黄石大道、新港大道、新315省道、海口湖大道等一批重大疏港通道项目建成通车,与蕲嘉、大广、沪银、福银、杭瑞等国家高速公路对接进入国家高速公路网,连接鄂州花湖机场的沿江快速路建成通车,在物流上已是同时拥有港口、铁路、高速、空港、管廊的“五港”新城。五是对外开放优势。开放是园区最大的潜力。我们拥有国家一类口岸,在全省市州中率先开展跨境电商业务,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建成验收并实现常态化运营,黄石棋盘洲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营,花湖机场城市货站项目实体化运行,成功获批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发展区。去年,园区进出口额在2023年突破100亿元的基础上突破200亿元,达到253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41.7%。六是临港产业优势。工业是园区最大的底气。目前,港口物流、低碳冶金、新型建材、粮食加工等临港产业呈链式集聚、集群化发展之势,连续三年被评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低碳冶金产业获批全省首批创新产业集群,弘盛铜业、宝钢涂镀板、新兴铸管等多家企业分别获批国家绿色工厂、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和湖北企业百强。去年,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在2023年连续突破100亿、200亿、300亿的基础上突破400亿,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在2023年突破50亿元的基础上突破100亿元,达到104.72亿元,同比增长22.7%。七是新城配套优势。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园区开发建设,春湖公园、实验小学、实验中学、公立幼儿园、北方城等一批民生项目建成投入使用,目前正加快推进海口湖科创岛、春湖新区、金海白茶小镇建设,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日益完善。总之,在服务推动全省支点建设中,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展现新港担当、实现新港作为、作出新港贡献。

    黄石棋盘洲综合保税区

    问:今年是湖北“加快建成支点”的开局之年,也是黄石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的“升级之年”,市委“新春第一会”提出的“四个整体提升”,新港园区具体怎么“落地生根”?有哪些新招实招?
    答: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也是园区奋进“五港”建设、拼力建功支点、加快建成黄石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建设的关键之年,我们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强化支点意识,抬升发展标杆,想尽一切办法,调动一切资源,使尽一切力量,创造一切条件,整体提升发展能级、发展速度、发展质效、发展后劲。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四个聚焦”,全力提升发展能级。一是聚焦产业发展,做大临港经济。对开发区来讲,没有总量和规模的大,就没有足够的能级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必须依托港口优势,大力发展临港经济,推动港口物流、大宗商品储运、低碳冶金、粮食加工等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推动园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升园区经济总量和竞争力,确保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60亿元。同时,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转型,推进华新水泥窑氮氧化物超低排放升级改造、丰源钙业年产100万吨节能环保钙业生产线升级改造等十大技改项目,全年改造生产线20条以上,提高生产效率10%以上;加快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力争引进更多新兴产业领域龙头企业,推动绿色铸造和加工企业上下游项目引入落地。二是聚焦科创突破,做实创新赋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我们将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倍增行动,力争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6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3家以上。加快推进海口湖科创岛等创新平台建设,推动重点企业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力争全年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应用72项以上。支持弘盛铜业、秦河新材料积极创建国家新材料中试平台,加快推进低碳冶金研究院建设,以点带面、逐步建立各类重点实验室、企业研发中心、企校联合创新中心等研发机构。加大科技人才引育力度和科研投入力度,打造“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切实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三是聚焦开放拓展,做强口岸经济。开放是园区最大的特色、亮点和优势。抓开放,就是抓住了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我们要全面激活开发机制。充分发挥新港港口、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对外开放平台作用,全面对标自贸区,激活开放机制,推广复制71项自贸区经验,争取形成2条以上自主改革创新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要切实用好开放平台。力争棋盘洲港区货物吞吐量突破3000万吨、集装箱7万标箱以上;园区进出口总额完成280亿元,跨境电商进出口总值20亿元以上,推动黄石本土外贸企业业务引入净增10家以上。要充分对接花湖机场。推动国际航空口岸功能延伸至园区,力争国际航空货物货运量突破2万吨,拓宽临空产业范围,推动跨境电商、保税物流等新业态发展,抓紧申报进境肉类、冰鲜水产品等指定监管场地资质,做强口岸经济。四是聚焦配套服务,做优新城开发。坚持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为目标,加快推进海口湖、春湖片区开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园区生活品质,加快完成金盆还建楼、春湖一期还建楼项目建设,确保按时交付使用。同时,重点依托棠梨湖商业街、金盆商业街等平台,积极争取一批品牌店入驻,推动商贸业高质量发展,打造高品质消费场景,吸引更多人口向集镇聚集,推动以产聚人兴城,加快建设现代化幸福港。
    二、坚持“两个奋进”,全力提升发展速度。一是坚持奋进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领先。确保全年GDP增速达到9%,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50亿元,力争达到46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进出口总额力争达到280亿元,综保区进出口额100亿元。通过加快项目建设、推动产业升级、扩大对外开放等措施,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市领先,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二是坚持奋进重点项目建设快推快建。项目是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项目建设是园区的第一要事,也是服务支点建设的政治任务。不抓项目,就不是真抓发展,就不是真干事。就当前阶段来讲,我们就是要坚持项目为王,扎实开展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年”行动,切实在推进重点项目招引、开工、建设、投产上下功夫,确保在建项目快建成、签约项目快开工、谋划项目快落地,做到能快则快、能早则早,切实以项目之快支撑发展之好,切实用项目投资支撑发展提速。全年计划完成5000万元以上项目入库22个80亿元;同时加快湖北优科、真如铁、黎元科技等一批项目投产达效,力促新港重科、新港金属加工产业园、汇能新材料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再加快。
    三、坚持“五个持续”,全力提升发展质效。一是持续推进绿色转型发展。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坚决扛牢长江大保护政治责任,加快推进海口湖二站新建工程建设,积极申报海口电排站更新改造工程、海口湖及连通港综合治理项目。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加快海口湖、春湖、大冶湖周边等重点湖泊水环境综合治理,坚决整治河湖“四乱”问题。推动园区企业节能降碳改造,大力发展新型储能、循环经济,力争新增绿色工厂2家,推动5家重点企业环保绩效“创B升A”,确保园区绿色低碳转型取得实效。二是持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深入实施强镇工程,支持韦源口镇打造全国百强乡镇,支持金海管理区打造全市乡村振兴样板区和鄂东南最大的白茶生产示范基地,支持海口湖管理区打造黄石优质蔬菜生产示范区、休闲康养示范区和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生活宜居区。2025年,加快新型社区建设,推动镇域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促进园区、镇区、村(社区)功能衔接互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三是持续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以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为目标,加快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优化完善产业升级、人口集聚等政策措施,提升公共服务能力。2025年确保金盆还建楼和春湖一期还建楼按时交付使用。研究出台园区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若干措施,支持园区国有房地产企业收购群众自愿出售的存量安置房,引导房地产企业加大舒适型、智慧型、绿色型、康养型住宅开发力度。四是持续推进文化创新发展。深入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完成春湖、谭家畈等“村改居”工作。积极开展“汽车嗨购节”“十大放心餐饮示范店”等消费活动,重点依托棠梨湖商业街、金盆商业街等平台,积极争取陶然楼、两湖一川等一批品牌店入驻;切实推动春湖新区商业综合体招商落地,加快补齐影视、运动等消费场景短板,不断提升园区消费承载力。五是持续推进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防范化解各领域风险隐患。纵深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坚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切实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督导企业扛牢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坚决防范遏制各类事故发生。严格全链条全流程监管,切实筑牢园区食品药品安全防线,确保园区安全发展。
    四、坚持“三个狠抓”,全力提升发展后劲。一是狠抓改革激活力。园区在改革中应运而生,在改革中发展壮大,我们必须用好用活改革这个关键一招,持续推进强区扩权改革。重点在空间布局、投资融资、要素保障、社会事务管理、审批服务、人员匹配等方面大胆尝试、大胆改革,形成与园区快速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制机制,不断激发园区高质量发展活力。同时,始终突出园区开发建设和产业引育这一主要功能定位,强力实施和推进干部专业能力提升工程和产业引育倍增工程,在项目落地服务、投资绩效考核评估、开放平台打造、综保区管理、港产城融合等方面持续深化改革。二是狠抓招商强支撑。坚持以五大百亿产业项目为龙头,聚焦港口物流、低碳冶金、保税加工、绿色建材、粮食加工等主导产业招商方向,着力打造产业集聚、链式增长、辐射带动强的特色产业集群,力争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5个,签约额240亿元以上,新注册亿元以上项目31个。同时,加大对新质生产力项目招引力度,推动人工智能装备等意向项目加快签约落地,为园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三是狠抓规划谋长远。坚持统筹规划和规划统筹,以省域、市域战略规划为引领,强化政策保障和项目支撑,认真总结“十四五”,科学谋划“十五五”,统筹推进园区国土空间、产业发展、交通设施、水系防洪等专项规划,推动由项目主导的发展模式向规划引领的发展模式转型。同时,抢抓黄石打造全省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试点机遇,加快布局建设智慧港口、智慧物流等新型基础设施,推动园区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研究出台《新港园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行动方案》,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为园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海口湖科创岛

    问:最后一个问题带点“热血感”哈!咱们园区今年提出“奋进五港建设、拼力建功支点、加快建成黄石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冲锋号,那么园区的党员干部们准备以什么样的“战斗状态”,在支点建设的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答: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在干部,根本靠担当、靠实干。我们将认真落实全省“干部素质提升年”要求,进一步强化支点意识、争先意识、效率意识、为民意识、能力意识,发扬“敢闯敢拼、敢打必胜”的斗争精神,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争先进位。
    一是解放思想转观念。新时代赋予我们新的使命,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将持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创新的思维迎接新形势、新任务。具体而言,一方面,要从根本上破除“等靠要”思想,主动作为、积极谋划,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另一方面,要强化开放合作意识和牢固树立创新驱动理念,进一步打开视野,提升格局,破除眼界限制,用开放的思维抓发展、谋项目,用合作的理念抓协调、推发展,在园区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真正从内心深处树立起“想干事、真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信念,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团结一条心,汇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是全面提能勇争先。能力是干好发展第一要务的关键。今年全省“新春第一会”明确提出,要强化能力意识,锻造一支“紧跟总书记、全心为人民、勤奋干事业、严于律自身”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并把今年定为“干部素质提升年”。我们要以更高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干部服务企业、招商引资、产业培育、城市管理等专业能力水平。同时,还要提升干部争先能力,树牢“敢争第一、勇当标杆”的意识,在园区上下激扬不甘落后的志气、奋进奔跑的朝气、比学赶超的勇气、开拓进取的锐气,永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亮剑精神,让每一个新港干部敢与好的比、敢与快的赛、敢与强的竞高低,做到不居前列不罢休。
    三是改进作风抓落实。干部作风的好与坏,事关园区聚力建支点的快与慢。我们将聚力建功支点,让用心谋事、勇于扛事、担当干事、高效办事、同心共事成为园区干部的独特气质和一贯面貌,坚决杜绝“重形式、轻实效”的现象,把更多精力放在推动项目落地、企业发展上,清单化、具体化、项目化推进各项工作,做到讲话要实、工作调度要实、解决问题要实、对上争取要实,用实字托底干事创业。同时,我们要认真践行市委提出的“四事”精神,做到干部要事亲自担、难事靠前担、烦事耐心担,争取把更多“不可能”变成“可能”,努力实现高效率、快节奏、扎实干、有实效,确保定一件干一件、干一件成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