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新港 > 园区动态

新港园区召开推进财政科学管理专题会 以高质量财政管理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园区融媒体中心      时间:2025-08-15 10:18

8月13日上午,新港园区召开推进财政科学管理专题会。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程艳民参加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工作的重要论述,精准落实省、市关于大财政体系建设的各项部署要求,深刻认识大财政体系建设与财政科学管理是适应发展新形势新要求的必然选择,是提升财政管理现代化水平的内在需要,更是新港园区加快建成“五港”、服务全省支点建设的关键保障。会议明确,要加快构建系统集成、法治健全、科学精细、规范高效的财政运行机制,以高质量财政管理为园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伟主持会议。

会上,园区财政金融局通报了大财政体系建设工作推进情况;园区社发局、自规中心、招商和项目建设服务中心、新港产投公司分别汇报了各自领域相关工作进展;一镇两区就本辖区国有“三资”情况作专题汇报。

会议指出,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切实增强推进大财政体系建设与财政科学管理的紧迫感。财政是经济的综合反映,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重要力量。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显著增加,园区发展既面临重构供给体系、重塑发展竞争新优势的重大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当前推进大财政体系建设与财政科学管理,本质上是一场以财政为切入点的资源配置方式整体性重塑、深层次改革。从园区实际来看,这项工作是破解财政治理“无体系、无效能”问题的迫切需要,是统筹存量增量资源、强化财政支出保障的重要抓手,更是加快建成“五港”、服务全省发展大局的关键支撑。

  会议强调,要聚焦重点任务、以更大的担当作为,扎实推进大财政体系建设与财政科学管理走深走实。

• 全力推动国有“三资”盘活增效。国有“三资”是财政可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必须将盘活工作置于优先位置。要紧扣“分散变集中、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目标,全面清查土地、矿产、林业、水利、能源、数据等六类国有资源,在科学研判价值、精准分析市场行情的基础上,按照“能用则用、不用则售、不售则租、不租则融”的原则有序处置,实现国有资源高效利用、保值增值。

• 重塑投融资动力机制。严格落实“社会资本能投尽投、国有企业精准补位、政府投资兜底保障”要求,充分激发各类资本活力,为园区发展注入更多资金动能。

• 稳步推进零基预算改革。进一步严控支出总量、优化支出结构、创新支出方式,切实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 坚决守牢风险底线。严格守住地方债务风险防控、“三保”底线等三条红线,有效防范化解各类财政风险,确保财政运行平稳安全。

会议要求,要强化责任担当,以自我革命的勇气推进大财政体系建设和财政科学管理任务落地见效。园区上下要在工作理念、手段、方式上破旧立新、重构模式,建立“领导包部门+财政包牵头+部门包落实+镇区包摸底”工作机制,层层压实责任;要坚持以学促干、以学提能,不断提升政策解读能力和工作落实效能;要主动担当分忧、积极破解难题,以“有解思维、优解思维、办成思维”谋划工作、推动落实,确保大财政体系建设与财政科学管理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园区领导程时明、刘浩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