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新港 > 园区动态

【稳中有进·黄石半年经济观察】新港园区: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1.83亿元 增速全市第一

来源:云上黄石、黄石日报      时间:2025-08-27 21:09

  上半年,新港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居全市第一,引《黄石日报》、《黄石新闻》重点关注。近两天,两家媒体分别以头版、头条予以报道。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今年上半年,新港园区高举科技创新大旗,高新技术产业交出亮眼答卷: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51.83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位居全市第一。

在黄石秦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这里的生产线已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化控制,从原料输送到成品包装,每个环节都透着“科技范儿”。

黄石秦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巴浩静:现在基本上都是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化控制,现在所能看到的,基本上覆盖了生产线的各个地方。

秦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固废基胶凝材料,产品广泛应用于道路基层、路床、预制构件等工程领域。今年以来,公司深入践行“绿创循环"理念,号召研发团队积极攻克材料技术难题,体系化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新增发明专利1项,参与制定行业标准1项,产学研深度融合取得新突破。

黄石秦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综合办经理徐位:首创多级粉磨绿色处理工艺,免去了传统水泥*两磨一烧'过程,原料成本降低50%,能耗降低75%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90%以上。在全国推厂应用后的碳减排价值可达到2000亿元。

如果说秦河新材料是园区“产学研融合"的典型,那么弘盛铜业则是园区“科创赋能+人才支撑”的标杆。作为园区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坚力量,弘盛铜业的“智慧转型”,离不开园区的精准服务与资源倾斜。在弘盛铜业集控中心,“智慧大脑”可一键下达生产指令,通过实时数据监控,工作人员即可完成智能调度决策。

弘盛铜业生产运营中心火冶专职工程师张耕:我们两台炉子配备了大量传感测点,还有非常先进的集成PSC和DCS系统,包括互联网平台上所有的数据、中途数据在线都得到了很好的监控和调节,对产品质量和产量提升,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眼下,弘盛铜业正加速“智能工厂"升级,目前,已启动“黑灯工厂”建设。

弘盛铜业生产运营中心火治专职工程师张耕:黑灯工厂就是减少人工干预,通过机器代替人的肉眼,机器手臂代替人的手脚。举个例子,我们点机的每个轴承,它的温度、震动和转速,都不用人去看,直接传到智慧中心,可控分析.提前预判显堂,不用等发现了问题才知道

“黑灯工厂”的落地,不仅需要技术支撑,更离不开专业人才保障。对此,园区主动将人社服务延伸至生产一线,为企业转型解决“人力后顾之忧”。

新港园区党群工作部人社工作负责人刘霁光:在职业技能提升方面,上半年我们服务帮助指导240多名企业员工,完成了职业技能考证。

弘盛铜业生产运营中心火冶专职工程师张耕:园区对我们企业主要是精准的输送了人才,包括园区安排很多学校专业对口的学生来工厂参观实习。

从秦河新材料的工艺突破到弘盛铜业的智能转型,园区的科创赋能成效已具象落地。上半年,新港园区始终围绕企业需求精准发力,把服务做在实处,用实打实的举措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夯实企业成长基础。

新港园区经济发展局局长肖潇:推动2家企业通过创新型中小企业认定,推荐2家申报市级星创天地,新增2家高企培育库注册企业,夯实成长基础;通过“智汇新港高校行”为企业吸纳400多人才,支持弘盛铜业攻关59项科研项目、投入研发费用1706万元,推动产学研转化,强化技术壁垒。

下半年,新港园区将持续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加快低碳冶金研究院等平台建设,推动72项科技成果转化,同时,以弘盛铜业"黑灯工厂"、华新水泥数字化改造为示范,努力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让新质生产力成为园区发展的硬核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