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新港 > 园区动态

【干部素质提升年】《对标先进找差距,比学赶超争一流》专栏(三)对标先进找差距 比学赶超谋新篇

来源:园区融媒体中心      时间:2025-08-29 13:34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是破解发展难题的总开关。

省委将今年作为“干部素质提升年”,以干部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助推湖北发展能级、发展速度、发展质效、发展后劲的整体提升。

黄石市委在《全市“干部素质提升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开展对标争先行动,明确释放“向一流学习、向先进看齐,在省内争第一、当标杆”。

近三年,新港园区工业经济和对外开放不断刷新发展新速度,诞生了不少全市“领先”“第一”,奋力扛起了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担当。这与新港园区广大干部奋发有为、锐意进取是分不开的。  

今年以来,园区积极落实省委、市委“干部素质提升年”要求,在聚焦港口发展、对外开放、产业规划等重点领域邀请高校教授、企业专家等开展专题讲座基础上,园区管委会、综保区、各镇区等单位精准锁定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马鞍山综保区、浙江舟山港等5个对标单位,完成5批次实地考察,深入学习经验,紧盯“五个紧扣,五个更大力度”的发展要求,梳理短板差距、明确补短措施。

《黄石新港》微信公众号开设《对标先进找差距,比学赶超争一流》专栏,陆续刊登干部学习心得,让园区各级干部交流在“干部素质提升年”行动中对标先进的收获、学习转化的成果,进一步凝聚成以拼力五港建设建功支点的强大力量。敬请关注。


  对标先进找差距 比学赶超谋新篇

黄石棋盘洲综合保税区管理办公室党支部书记、主任 

王海亚

近段时间,黄石棋盘洲综保区结合赴九江经济开发区、浙江舟山,对照马鞍山综保区先进经验,一路看发展、学经验、思不足,既为三地在产业集聚、创新驱动、开放能级、营商环境等方面的显著成效所震撼,更深刻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差距与短板。

一、先进地区发展的震撼力

马鞍山综保区、九江经开区、舟山立足自身优势,走出了各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其成功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借鉴。

(一)产业集聚之“势”令人瞩目

马鞍山综保区依托“区港联动”优势,聚焦“保税+”领域精准布局,通过招引多元保税项目形成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保税业务与物流运输高效衔接,同时围绕特定领域谋划完整产业链,产业集聚效应显著。九江经开区坚持“聚焦主业、强链补链”,围绕主导产业深耕细作,避免“摊大饼”式发展,通过精准招引上下游企业,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形成了极具韧性的产业链生态。舟山以“海洋经济”为核心,构建“一岛一功能”差异化布局,在绿色石化、粮油加工等领域打造全产业链,依托港口优势集聚龙头企业,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两地均通过围绕主导产业精准招商,规避低效发展,形成强大规模效应。

(二)创新驱动之“新”令人振奋

马鞍山综保区积极借鉴先进经验,在制度创新上成果丰硕,多项案例获省级推广;同时创新监管模式,优化通关流程、强化生态监管,将创新融入园区运营各环节。九江经开区以“高效服务+模式创新”破解发展难题,搭建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整合全链条资源。舟山以制度创新破解发展瓶颈,推行市场化运营模式、探索自贸试验区特色政策,同时培育科技孵化平台,形成“制度+技术”双轮创新格局,切实将创新转化为发展动能。

(三)对外开放之“深”令人震撼

马鞍山综保区深化“区港联动+铁水联运”,整合港口与铁路资源构建高效物流体系,持续提升开放平台能级,在全国综保区绩效评估中排名稳步跃升。九江经开区优化“公铁水联运”物流网络,打通多式联运通道,推动货物高效流转,依托综合交通优势提升对外开放辐射力。舟山依托自贸试验区构建高水平开放格局,融入全球物流网络,打造区域性开放枢纽,通过优化多式联运体系,推动货物高效流转,展现出强劲的对外开放活力。

(四)营商环境之“优”令人称道。

马鞍山综保区严格项目筛选、清退低效企业,同时通过举办对接会、普法活动等助力企业规避风险,强化园区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稳定环境。九江经开区与舟山均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通过创新服务提效能,以精准服务提升企业获得感,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二、以他山之石鉴不足之处

九江经开区、浙江舟山和马鞍山综保区的成功实践,为我们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镜鉴:

(一)“产业聚焦”不足,链条韧性待补

马鞍山综保区聚焦“保税+实体项目”、九江经开区围绕主导产业强链补链、舟山立足“海洋经济”打造全产业链,三地均形成了辨识度高、抗风险能力强的产业生态。反观黄石棋盘洲综保区,虽依托“四港联动”区位优势,但产业聚焦度不足:核心保税业务高度依赖单一出口;跨境电商集中于9610出口模式,保税加工进口、维修、研发等业态空白;未形成“聚焦优势、深耕链条”的发展态势,与三地完整产业链布局仍存在差距。

(二)“机制活力”欠缺,运营效能待提

马鞍山综保区探索“管委会+代管”模式、九江经开区推行“驻企特派员”机制、舟山实行“管委会+公司”市场化运营,三地均通过灵活机制打破行政壁垒,实现高效决策与专业运营。黄石棋盘洲综保区在机制创新上仍显滞后:园区管理行政化色彩较浓,市场化运营团队参与度低;内部考核未充分挂钩保税项目落地、业态创新等核心指标,干事动力不足;争取省级权限下放、试点突破性政策的力度不够,与三地“专业运营、高效决策”的模式存在差距。

(三)“创新驱动”薄弱,成果转化待强

马鞍山综保区形成省级推广创新案例、九江经开区搭建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舟山以“制度+技术”双轮驱动,三地均将创新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核心动力。而黄石棋盘洲综保区创新能力明显不足:未形成可复制的省级及以上创新案例;未将创新贯穿于监管、服务等环节,未能像两地那样以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对发展的支撑作用远不及两地。

三、转化学习成果的实践路径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我们将以先进地区经验为“施工图”,结合黄石棋盘洲综保区实际,从产业、机制、平台、服务、开放五个维度发力,推动学习成果转化为发展实效。

(一)锚定特色赛道,构建多元产业生态

借鉴马鞍山“保税+”集群思路、九江“强链补链”理念、舟山“一岛一功能”布局,编制综保区“十五五”产业规划,选定优势赛道,绘制产业链图谱,避免同质化竞争。同时引入舟山“链长制”经验,组建专项招商团队,精准招引上下游企业,逐步降低单一业务依赖。

(二)深化机制创新,激活园区运营效能

学习马鞍山综保区协同监管模式与舟山市场化运营经验,提升专业化水平。借鉴九江“驻企特派员”绩效导向,优化内部绩效考核体系,激发干事创业动力。

(三)搭建支撑平台,强化要素保障能力

参照马鞍山综保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九江跨境电商平台和舟山创新要素供给模式,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检测认证、人才培训等服务。深化与黄石本地高校合作,共建“保税业务实训基地”,定向培养保税报关、跨境电商运营人才。

(四)对标一流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体验

以马鞍山“智慧通关”、舟山“极简审批”为标杆,全面梳理行政审批流程,实现“一网通办”“免申即享”“联审联批”全覆盖,提升办事效率。严格招商项目筛选,联合海关、外汇部门开展可行性评估,清退“吃政策”及问题企业,营造健康发展环境。

(五)放大联动优势,提升开放发展能级

加快推动黄石新港从“运输港”向“枢纽港+贸易港”转型。优化“综保区—鄂州花湖机场”货运专线,升级“虚拟空港”功能。促进棋盘洲新港、花湖机场、铁路多式联运港数据互通、资源共享,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依托综保区“境内关外”优势,对接花湖机场全球货运网络,打造鄂东地区进口商品采购、分销与直销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