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支点建设

海口湖管理区:以拼抢实的担当 谱写海口湖高质量发展与民生幸福协奏曲

来源:园区融媒体中心      时间:2025-06-30 10:03

编者按: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新港园区实现总量跨越,持续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黄石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建设成势见效的关键之年。建功全省支点建设,服务推动黄石持续奋进全省第一方阵,新港园区必须认真思考园区在“支点建设”中该做什么、要做什么、能做什么,推动全部工作向“支点建设”聚焦发力,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强担当、更实作风奋进“五港”建设、拼力建功支点。
  为此,黄石新港微信公众号推出“奋进五港建设,拼力建功支点·大家谈”系列栏目。组织镇区、部门主要负责人结合岗位实际,谈认识、谈打算、谈措施。集中展示园区上下围绕奋进五港建设,助力建功支点,以先锋之智凝聚发展合力,以拼搏之力筑梦港口新城。今天推出第二期:海口湖管理区:以拼抢实的担当 谱写海口湖高质量发展与民生幸福协奏曲。


海口湖管理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冯美剑:


海口湖管理区:以拼抢实的担当 
谱写海口湖高质量发展与民生幸福协奏曲
  为进一步助推支点建设,海口湖管理区将紧紧围绕园区发展大局,结合园区赋予海口湖的职责使命,全力以赴助力园区五港建设,竭尽全力为园区加快打造长江中游多式联运重要节点和大宗商品储运基地、武汉都市圈东向开放桥头堡、黄石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贡献海口湖力量。
问:推动支点建设需围绕“三个打造”系统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枢纽、引领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样板),那么海口湖作为支点建设的“神经末梢”,如何在实践中服务支点建设呢?
  答:建功支点是党中央赋予湖北的战略使命,为进一步锚定支点建设方向,王忠林书记鲜明提出要“整体提升‘七个力’”,为我们系统描绘了如何推动支点建设从“应然”走向“实然”的路线图,也体现了以湖北一域之光为中部大局添彩的历史担当,我们海口湖管理区深感重大,使命在肩。一要在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方位。主动将自身融入全市乃至全省发展大局,以实现省、市战略同频共振为目标,将支点建设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具体实践相结合,以产促兴、以治增效,例如,要充分依托自身特色农业资源,聚焦茶、菌、果、蔬、渔等农业产业,以形成黄石沿江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为牵引,打造黄石优质蔬菜生产示范区。二要在优势转化中激活发展动能。立足资源禀赋,紧抓长江经济带、武汉都市圈等重大政策机遇,充分利用我区6.8公里长江黄金深水岸线及国家一类口岸优势,积极服务园区项目建设,加快建成百亿级贸易港,全力助推棋盘洲综保区成为武汉都市圈东向开放桥头堡的核心区。三要在融合发展中构建全链生态。始终秉持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理念,抢抓上级相关政策机遇,立足自身禀赋,探索农文旅全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加快推动海口湖新区建设,形成海口湖样板,在为一域增光的同时,又为全局添彩。
问:围绕支点建设,省委在宏观方面提出“两步走”战略构想,划定了2030年和2035年的目标任务,提出了“一年开新局、五年大变化、十年结硕果”的实施步骤,请问海口湖是如何规划自身的发展以切实服务支点建设?
  答:服务支点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为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完善,海口湖管理区将紧紧围绕自身发展定位,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一是以产业升级赋能经济跃升。以做强“一村一品”特色农业为抓手,加快推动蔬菜民垸基地、果蔬种植基地、茶叶加工厂等原有产业扩产提质,不断丰富园区产业港产业业态,同时,积极探索农村电商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更多本地农产品,开辟乡村振兴增收新渠道。二是以绿色转型激活内生动力。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借力我区生态农业公司平台优势,充分挖掘干鱼山、海口湖等山水资源,积极开发绿荫登山步道、生态农家乐、有机茶产业中心等项目,巩固绿色港发展根基,实现“一片绿色富一方百姓”。三以民生建设夯实发展基础。紧盯园区幸福港建设,围绕群众急难愁盼,不断将政策力度转化为民生温度,持续完善农村水电路气网建设,深入推进“清洁家园”,高标准建设老年学校及幸福食堂,大力推动农村改厕、黑臭水体治理等惠民工程落实见效,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
问: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下,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助力支点建设还需不断除障碍、增动能,请问海口湖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始终确保发展方向不偏移?
  答:干事创业的成效,核心在于打造一支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队伍,关键在于构建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治理架构,重点在于建立导向鲜明、激励有效的工作机制。一打造攻坚克难“尖刀班”。积极响应全省“干部素质提升年”号召,充分运用理论学习中心组、思政课堂、读书分享会等载体,引导党员干部在面对矛盾化解、征地拆迁等重难点工作时抢先上、争着干,逐步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二完善协同联动“作战图”。持续深化“433”基层工作法,不断完善精神、物质“双激励制度”,打造积分超市,打通基层治理的难点堵点,将基层治理“软任务”逐渐变为“硬约束”,推动基层治理从“一阵风”转向“常态化”,从“被动响应”向“主动创优”深入跃升。三织密效能提升“保障网”。全力以赴抓作风、树机制,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入推进“清三资、纠四风,护航基层”专项行动,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树牢以结果定英雄用人氛围,让“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充分激发各方工作积极性,共同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