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新港 > 园区动态

加快建成增长极 建功支点新黄石·从临江到拥江 港产城挺起长江经济带新支点(二)| 绿能点染产业带 智链奔腾向海行

来源:黄石广播电视台      时间:2025-07-25 10:11

  在长经济带发展浪潮中,黄石以港产城人深度融合发展为目标,既算"经济账",更算"生态账"。传统产业通过绿色技改融入长江经济带循环体系,新兴产业依托沿江优势形成低碳集群,让"共抓大保护"的理念转化为"绿色发展"的实践。
  沿着长江黄石岸线行走,轰鸣的机器正向人们诉说着沿江产业不断构建低能耗、高效益循环经济链的生动故事。弘盛铜业紧扣双碳战略,将生产中的热能转换为动能,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弘盛铜业动力片区副主任翟匡飚:这个蒸汽从管网进入汽轮机,将热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带动发动机进行一个动能转换为电能,这就是一个热能转换的过程,就变成了电,然后发电机这端,发的电并到电网,然后供我们全厂供电设备使用。
  火法冶炼车间里,余热回收发电系统也编织出一张能源自给的网络。
  弘盛铜业安全环保部副主任曹玉山:我们在火法治炼等工序,产生的低温热量、中温热量、高温热量,我们通过余热锅炉回收之后,产生蒸汽,部分蒸汽用于生产作用,剩余部分我们用于余热自发电,我们自己建设了高中低压的汽轮机组,进行发电,每年发电量差不多1.4亿度。
  绿色转型的创新实践同样还体现在水资源管理上。走进宝钢黄石公司,雨水生态园如绿洲般静卧,这个可容纳5万吨雨水的收集系统,将天然雨水净化成工业用水,成为沿江城市群优化资源利用的标杆。
  宝钢股份黄石有限公司能环室主任陆飞:我们这个雨水生态园,收集相关雨水之后,就是到了我们的水处理站,有一个净化系统,把雨水净化成符合我们生产用水的工艺要求。
  既能灌溉园林景观,又能科学调控排放,这套智能雨水管理系统的背后,是成百上千个沿江项目是绿色崛起的成果。
  宝钢股份黄石有限公司能环室工程师罗炜:雨水收集池有两个功能,第一个就是把我们的雨水,可以灌向我们的雨水生态园的景观池,当达到一定的液位,我们的生态园不再需要雨水的时候,它会溢流到市政管网排往市政雨水管网,实现循环的控制。
  自2023年4月正式投运以来,该系统已累计回收雨水21.71万吨,推动企业吨钢新水消耗降至0.4吨,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长江奔流不息,发展永不止步。依靠长江黄金水道,黄石产业生态愈发繁盛。在阳新富池滨江工业园,华新水泥成功打造亿吨机制砂项目,构建了全球最大绿色机制砂基地,走出了环保与经济的共生之路。其封闭式运输系统串联起“石灰石开采—机制砂、水泥生产—高附加值材料加工”这条完整产业链。
  黄石华新绿色建材产业有限公司助理总经理 罗平:项目临近长江,我们的产品可以上至辐射武汉,下辐射到上海、江苏,我们通过整个皮带廊的封闭运输到码头的发货,再通过长江的黄金水道,可以将产品有效满足长三角需求。”
  绿色发展不仅是"减排",更是"增效"。同在产业链中的娲石水泥,通过持续技改,今年上半年实现各类建材产销1500万吨,其中绿色建材占比显著提升。
  风浪之中,更见港口群的力量。阳新县原材料产业园正聚焦新型建材与精品钢材,,朝着“中部最大原材料工业集群示范基地”的目标稳步迈进,续写点石成金的传奇。
  守好一方土,护好一江水。黄石始终坚守生态底线,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笃定前行。